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社会生态转型视域下的理论生态学与历史唯物主义”学术讲座
2024年6月5日,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伯尔尼大学发展与环境中心高级研究员格拉齐亚诺·塞迪亚(Graziano Ceddia)作题为“资本的生态学——历史唯物主义与理论生态学之间”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聪聪主持,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刘琦担任点评,来自校内外的20多名师生参加了该讲座。
格拉齐亚诺·塞迪亚首先介绍了关于复杂社会生态系统的定义与特征。他认为复杂社会生态系统是一种开放系统,通过与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来维持其运转。复杂社会生态系统介于机械系统和随机系统之间,其行为不可用单个组成部分的行为简单推导出来,具有突现性和非线性。在此基础上,格拉齐亚诺·塞迪亚探讨了变革发生的机制,他认为任何系统的运行都可能因偶然事件而中断,突显了宇宙中激进偶然性的存在。激进偶然性作为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特征,意味着因果开放、不确定和不可预测。
随后,格拉齐亚诺·塞迪亚具体分析了复杂社会生态系统的特性以及自催化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复杂社会生态系统通过中介过程影响自身,具备向心性、自主性、方向性和自催化配置的特性。自催化过程充满矛盾:首先,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存在对立,过于高效的系统易于脆弱,这意味着持久性需要容忍低效和冗余;其次,自催化引发的合作会在较低层次产生竞争,不同自催化配置在有限资源下的竞争是最难调和的矛盾。格拉齐亚诺·塞迪亚指出,复杂社会生态系统反映了偶然与必然、变化与持久、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系统行为受限且具有历史性,但又存在不可预测的发展开放性,表现为未确定性。
最后,格拉齐亚诺·塞迪亚探讨了如何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视野下重新审视复杂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格拉齐亚诺·塞迪亚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处理复杂社会生态系统的最先进科学方法之一,他引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论述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提出在辩证法的视野下看待自催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并强调了变革的困难性。格拉齐亚诺·塞迪亚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复杂社会生态系统提供了坚实基础,系统的复杂性源于系统在持久与变化、必然与偶然之间的辩证互动。他认为,激进的偶然性无处不在,矛盾、危机是变革的种子,新事物总是植根于旧事物中,并将重新定义旧事物的意义。
在点评环节,刘琦指出,格拉齐亚诺·塞迪亚从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工具出发,综合了生态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变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辩证分析。这为我们理解当代社会的生态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但这种分析路径也存在偏离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风险,并面临推动社会生态转型的实践挑战。在互动环节,格拉齐亚诺·塞迪亚和参与讲座的师生就历史唯物主义阐释的路径差异、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分野与中欧生态转型实践的具体经验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交流与讨论。